存儲和帶寬
帶寬管理
所謂帶寬,是“頻帶寬度”的簡稱,原是通訊和電子技術中的一個術語,指通訊線路或設備所能傳送信號的范圍。而網絡中的帶寬是指在規定時間內從一端流到另一端的信息量 ,即數據傳輸率。數字信息流的基本單位是bit(比特),時間的基本單位是s(秒),因此bit/s(比特/秒,也可以寫成bps)是描述帶寬的單位,1bit/s是帶寬的基本單位。1bit 就是1位二進制數。
1Byte就是1個字節,1個字節是由8個二進制位組成的, 所以1Byte=8bit。
帶寬的評估因素
帶寬的評估取決于以下因素:分辨率:分辨率越高,越需要更多的帶寬復雜的場景:場景越復雜,越需要更多的帶寬壓縮類型:較低的壓縮比,需要更多的帶寬圖像質量:較高的圖像質量,需要更多的帶寬視頻和音頻碼率(比特率):碼率越大,需要越多的帶寬幀速率:幀速率越高,越需要更多的帶寬
帶寬的計算方法
H.264/AVC標準因采用多參考幀、運動補償等新的編碼技術,在編碼效率上提供了重要的改進。我們可以通過控制關鍵幀像素、間隔、幀率、緩沖區大小等方式控制碼流類型,常見的碼率(比特率)類型有恒定碼率(CBR)、平均碼率(ABR)和變長碼率(VBR)。顧名思義,恒定碼率表示碼率恒定,無論環境如何變化輸出碼率都是恒定的;平均碼率和變長碼率都是根據場景的復雜程度調節碼率大小。我們是希望通過基于H.264的高清網絡攝像機輸出高清低碼流的圖像,因此通常會采用平均碼率和變碼率,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通常建議用戶選擇平均碼率(即限碼率)這種位率類型,如果場景畫面很復雜,按照設置的圖像質量編碼的碼流會比較大,但是如果設置了限碼率,那么編碼器會降低圖像質量來滿足設置的碼流,碼率會限定在一個平均值范圍內,不會對帶寬造成瞬間壓力;如果場景靜止或運動物體較小,則碼率會變得很小。這是一種兼顧圖像質量和帶寬的位率類型。
在實際使用中,音頻編碼所占的帶寬很少,所以我們在計算網絡視頻占用的帶寬時只需要考慮視頻圖像的碼率就可以了。在后面我們會講根據帶寬計算存儲空間占用。
存儲
現階段視頻監控主要還是用于事后查證,因此錄像數據的存儲顯得尤為重要。
存儲空間的評估因素
所需要部署攝像機的數量
錄像時間
記錄方式,如預約錄像,手動錄像或報警事件觸發記錄
圖像質量、碼率和幀速率等因素
存儲空間的計算
我們以720P碼率為2Mbps來計算,1080P碼率為4Mbps來計算:
每個720P攝像機每秒鐘存儲占用磁盤空間:2Mbit/s÷8bit/ Byte=0.25MB/s
每個1080P攝像機每秒鐘存儲占用磁盤空間:4Mbit/s÷8bit/ Byte=0.5MB/s
每個720P攝像機每小時存儲空間:0.25MB/s x 3600s/小時=900MB/小時
每個1080P攝像機每小時存儲空間:0.5MB/s x 3600s/小時
=1800MB/小時
每臺720P攝像機每天24小時錄像占用磁盤空間:
900MB/小時 x 24小時 = 21600MB/天 ≈ 21G/天
每臺1080P攝像機每天24小時錄像占用磁盤空間:
1800MB/小時x 24小時= 43200MB ≈ 42G/天
再乘以攝像機總數量就是總共所需要的磁盤空間了?,F在市面上的硬盤用于監控存儲的一般選用1TB和2TB的硬盤,其格式化后的容量是小于標稱容量的。所以我們在選配的時候應有冗余空間。
存儲單位
計算機存儲單位(Storage Units)一般用bit、Byte、KB、MB、GB、TB、PB、EB、ZB、YB、BB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位 bit (比特,Binary Digits):存放一位二進制數,即 0或 1,最小的存儲單位
字節 Byte:8個二進制位為一個字節(B),最常用的單位
1字節(Byte)=8bit
1KB (Kilobyte 千字節)=1024Byte
1MB (Megabyte 兆字節 簡稱“兆”)=1024KB
1GB (Gigabyte 吉字節 又稱“千兆”)=1024MB
1TB (Trillion byte萬億字節,太字節)=1024GB,其中1024=2^10 ( 2 的10次方)